查看原文
其他

再出发|黎德文:努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理想学校


编者按实现梦想的征途上,总有继往开来的重要节点。
2022年,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历史性盛会,是我们党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于党、于国、于亿万人民,都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在东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松山湖宣传与社会工作局、组织群团局、人社分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东莞分社共同推出“再出发”专栏,聚焦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特色,对话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人物及企事业单位等各领域代表,展现松山湖在东莞迈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继续勇立潮头、再立新功的作为与担当。










本期关注松山湖20年突出贡献人物——黎德文。


人物简介:黎德文,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全国优秀校长,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东莞市优秀校长,东莞市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松山湖 20 年突出贡献奖获得者。为学以真、立身以诚,坚持“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对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办学宗旨,努力办一所家长放心、同行尊重、学子向往的理想学校。




“努力办一所受人尊敬的理想学校。”是黎德文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也是他作为一名教育人、作为松山湖基础教育的开拓者与领路人的初心与梦想。


2005 年 9 月,黎德文与松山湖第一批基础教育团队共同敲响了园区中小学第一声上课铃。多年来,他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追求卓越教育,引领着松山湖基础教育跨过碧玉年华,在品牌化、专业化的道路上不断行进。



16 年来,在他的带领下,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下称“松湖莞中”)实现跨越式发展,被评为广东省基础教育党建工作示范校、东莞市委教育工委“双标工程”示范点,被东莞市委授予东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此外,松湖莞中还是广东省文明校园、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东莞市品质教育实验学校,2021 年高考重本率达到 91%,初中每年均被评为东莞市教育教学综合评比一等奖。十多年来,学校创办、协办、托管了多所学校,是广东省首批优质基础教育集团培养对象。



从零起步,走向成熟

敲响园区中小学第一声上课铃


黎德文第一次踏上松山湖土地,担任松湖莞中校长的那年,他只有 36 岁。


2005 年元旦后不久,时任东莞中学初中部常务副校长的他在一次晚饭后和同事一起,想提前看看新学校,于是两人驱车从市区来到25公里外的松山湖,却因为迷路无功而返。


“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指示牌,没有路灯,甚至找不到问路的人,我们开玩笑说自己到了东莞的西伯利亚。” 黎德文回忆道。


没有办法,黎德文和同事只能在第二天寻求警察的帮助,在警察的引路下,他们才在一片杂草丛中发现了正在修建的几栋楼,这是他与松湖莞中的初次相遇。


建设初期,黎德文与第一批基础教育团队踏上松山湖的土地。


根据计划安排,在2005年9月,松湖莞中将迎来第一批学生。时间紧,任务重,留给黎德文与同事们的只有短短半年时间。六七位同事告别热闹繁华的市区和舒适便利的生活条件,一头扎进了松湖莞中的建设工地。最早来到松山湖的一批老师们经常在下午下班后参加拔草义务劳动,甚至绝大多数的树木都是他们一点点栽种下的。


“感情很深,仿佛就像十月怀胎的母亲那般。”怀揣着年轻的“教育梦”,黎德文带领着一群志同道合的追梦人开启了追梦松山湖的艰辛历程,他们住进了学生宿舍,精心布置了课室,捐种了树木,装点了校园,在未完工的田径场划出了跑道。松湖莞中从一片荒芜,到顺利开学,离不开以黎德文为首的一众“追梦者”的艰辛付出。


在黎德文看来,这恰恰给松山湖各所学校奠定了共同的文化底色——在理想的召唤下,勤勉努力、风清气正、勇于担当。


2005年8月31日,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落成暨开学典礼现场。


从2005年9月开学,松湖莞中开设初一、高一两个年级共16个班,2006年9月增加小学部,成为12年一贯制学校。2009年,小学部划归松山湖管委会管理,成立松山湖的第一所公办小学——松山湖中心小学。2010年校园再次调整扩容,新建了南区教学楼和图书馆,每个年级扩充到 12 个班。2020年,在市政府扩容提质工程的引领下,学校再次进入扩容提质的快车道,在两三年时间里,在校学生由原来的3600人扩充到7200人,每个年级达到24个班的规模。


一晃16年过去,如今,松湖莞中不仅凭借优异成绩,成为南粤名校,更可喜的是,在松湖莞中的带动下,松山湖基础教育多点开花,迅猛发展,“学在松山湖”已不再是一个梦想。



不忘初心,迈向优质

办一所受人尊敬的理想学校


“松湖莞中从一开始就不是只为了‘有学上’而建设的。自学校开办之初,我们就对办学品质有着相当高的追求与标准。”黎德文说。建校初期,由于东莞政府和松山湖管委会的高度重视,学校得到了各方面的大力支持。


“这并不是光喊口号能解决的,要实现这一追求,需要相当多的支持,包括多媒体等教学设施设备,我们都是向前沿看齐。”他说。


除了校园基础建设,松湖莞中成立之后需要大量的优秀教师。于是,黎德文和同事们一起遍寻全国,大规模招聘人才。2005年和2006年,学校面向全国共招聘了约200人,共收到了几万份简历。


“招聘结束,简历堆满了整整一屋。简历来自五湖四海,老中青结合,各种人才都有。” 说起当时的盛况,黎德文不禁感慨。



第一波来到松山湖的那些教育人,几乎都是先“落脚”松湖莞中。所以,松山湖的基础教育学校,都和这所学校“血脉相承”,这些与松山湖一道不断成长的教育人,陆续成为松山湖基础教育的顶梁柱,自然也受黎德文的影响很深。


很多人评价,跟黎德文做事情不用琢磨他想什么,只要把事情认真做好就可以。这也是黎德文非常看重的——让学校成为风清气正、干净做事的平台。


“学校发展,需要创新,但如果一味求所谓的创新,反而忘记了教育的根在哪里。”他在学校经常“老调重弹”,强调教育是慢的艺术,要求教师队伍坚守教育的本原,做回教育该做的事情,回归教育本真的面目。



在一众松山湖教育人的引领下,“学在松山湖”已逐步成为代表松山湖高新区城市形象的知名品牌。近年来,松山湖教育实力与品牌特色更是不断凸显。松山湖在教育领域的实践探索,已成为东莞教育的标杆。



16年后再出发

打造卓越教育品质工程


2021年9月,作为东莞市19 所扩建项目之一,松湖莞中率先完成了校园扩容工程,新建成了教学楼、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体育中心、师生宿舍楼等多个项目,尤其是崭新的教学楼、大气的体育中心、学术报告厅,雅致的观湖居、听湖居、蕴萃苑,处处让人眼前一亮。学校扩容后新增了3600多个优质学位,助力松山湖教育扩容提质稳步推进。


“我们的卓越团队有追求、有信仰、有责任、有担当,每个人都发挥自身的智慧,把扩容提质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黎德文说。


扩容提质无小事。从园区基础教育排头兵到全市首批品牌学校,松湖莞中在梳理自身发展的路径中,始终将反思机制作为学校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以优质文化和机制创新来不断激发办学活力。黎德文坦言,品牌培育的过程对学校是一种鞭策,加速了松湖莞中的提质速度。


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松湖之声”语言艺术展示会。


多年来,松湖莞中积极发挥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导向作用,从制度标准、先锋组织、团建改革、标杆辐射等方面扎实稳健推进,让教育品质得到有效保障和稳步提升,师生获得感充盈,学校在品牌化、专业化行进道路上也越加有底气。


当前,学校已经构建以基础道德教育为核心的基础德育、行动德育和创意德育等三大德育课程体系,追求以课程建设为核心的教学管理、校本培训和创新教学等三大教学管理体系,推动“课程、课堂、课题”三课联动,探寻教学高效率,追求课堂高品质。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形成极具特色的“三礼四节青春五月”校园文化活动系列,营造学生良好的生命成长环境。


不仅如此,近年来,学校站在更高的着眼点上,通过集团化办学等形式,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推动东莞教育的发展。松湖莞中利用各种教育教学资源,先后帮扶清远市大湾镇青坑学校、韶关新丰中学、韶关实验学校、东莞企石中学、石碣中学、桥头中学等学校,筹办、协办了东莞第八高级中学、松山湖实验中学等多所学校,2019年7月,成立东莞中学松山湖教育集团,正式托管石排中学。据不完全统计,学校向各类学校输送校长、副校长等管理人才达30多名。



“其实在我们看来,虽然松湖莞中是园区最‘老’的中学,但是它也仅仅只有16岁,16岁还正当少年时。”黎德文说,20年对于松山湖而言,是一个新的开始,对于松湖莞中而言,也是一个再出发的新机遇。


今年,松湖莞中以十六年办学的成绩和积累为新的起点,以“卓越教育”品牌建设为指引,以扩容提质工程为抓手,以文化赋能、管理科学、课程优化为支点,制定并实施学校“第四个五年发展规划”,以推动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内涵发展、办学成效、社会口碑等方面有进一步的提升。


随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面向更长远的未来,松山湖教育已整装待发,必将主动出击扛鼎时代使命,为加快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提供高品质城市配套支撑。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编辑:刘慧茹审校:黄少宏 陈启亮
【创新松山湖热点索引】再担“C位”!七大关键词读懂党代会报告中的松山湖中国共产党东莞市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开幕再出发|张国军:打破体制“藩篱”,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创新松山湖

好看要点在看哦

Hi,你还在看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